在車上, 聽到陳文茜在講一個故事,應該是講到一半, 大意是一個賣麵的男人, 一天没有如常的賣麵, 却從店裏傳來男子嚎啕大哭的聲音, 原來他老婆帶著兒子跑了, 而養了多年的兒子居然不是自己親生的, 男人的生活重心. 堅持的理念一下子垮了, 没了. 再後來就聽到男人上吊自殺了.
陳文茜接著以這個故事講同理心,其中有些没聽清楚, 開車總没法很全心去聽廣播.
心裏浮現是維冠大樓的畫面, 報導全家只有一人存活, 我心裏一直為倖存的人担憂, 他要如何渡過這樣的傷痛? 我能同理他的傷痛, 但無法為他分担. 看到公車上的正義狂人, 2個高中生,堅持一個20歳有三個月懷孕的孕婦不能坐博愛座, 即使這位不顯懷的孕婦出示媽媽手冊, 正義狂人依舊堅持這位孕婦不能坐博愛座, 而孕婦站到目的站時, 便下體出血緊急送醫安胎.
為何我腦中馬上出現這兩段新聞? 同理心一直是很難拿揑的課題. 對人或對事有同理心, 但是做不到相對應的反應. 或者是作出不得當的反應,或者是當事人根本不需要他人的同理. 一個體形稍胖的婦人, 貌似懷孕了, 車上的人看她上車, 馬上禮讓坐位給她. 她很尷尬, 不知是該坐下冒充孕婦, 還是解釋是自己胖. 當然, 既然已出示媽媽手冊, 高中生可能不知道懷孕初期最容易不穏, 周圍如有其他大人告訴高中生正義狂人這個知識, 既可以讓大家都能同理看不出來懷孕, 但孕婦生理上是非常需要注意照顧, 也可以避免憾事發生. 高中生正義狂人在理所當然維護正義時, 應就能多一些同理心. 看起來不應該坐在博愛座的人, 除了是他們心裏理所當然不應該佔位的理由外, 或許會產生出同理心,他會坐博愛座一定是有難以啟齒的困難.
我對你有同理心, 但不等於我同意你的作法.
歐洲難民的問題, 相信很多人認同難民需要被協助給予支援, 很多人也能同理難民的問題, 但, 能伸出援手的却不多, 即使伸出援手的國家, 因著難民太多而衍生出許多的問題而漸漸束手.能夠同理, 却是無能為力.世界需要大愛, 能夠同理並給予大愛是最理想. 但如不能, 生活中需要大家發揮同理心, 施展小愛, 讓社會更和諧,雖不至世界大同, 或能達小康天下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