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日本 (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line_250591247734232~2.jpg

我最喜歡在京都街頭散步,尤其是走在小巷道裡面,更是我的最愛。就像是在台南市區,我最喜歡穿梭在台南的各個小巷弄間,總是有著驚奇的事物讓我發現。在穿鬆巷弄內尋寶探秘之後,有一個能夠歇腳的 好所在, 更是如大旱中之霓雲, 太重要了。

從位於新町通與高辻通的旅宿,沿著新町通向北走, 經過岩戶山町/船鉾町,通過菱小路, 在經過四條町大船鉾保存會,便會遇到四條通,在這條熱鬧的主幹線四條通向東而行, 就會到達交通樞紐的「丸烏四條亅, 阪急京都線 (火車)/ 阪急電鐵的交滙區, 還有不少公車路線,可以抵達各個景點。

line_250591247734232.jpg

到 「烏丸四條」之前,會經過大垣書店,門面光亮 ,一定不會看不見。這是一間複合式經營的書店,明亮的燈光, 悠揚的音樂 ,再加上咖啡/麵包的香氣 ,引誘著我走到裡面。

line_250653704472854.jpg

line_250626558358593~2.jpg

現在人們似乎不太喜歡閱讀紙本書籍,但是在這裡,看見琳瑯滿目的書(廢話!書店當然有很多書)。在京都的這幾天,只要經過這裡,我都會進來逛逛,發現來逛這間書店的人挺多的。一進門便可以聞到咖啡香,在進門處右邊是咖啡店,能在滿室書香中,喝咖啡吃甜點,真是人間一大樂事。悠閒的逛書店(哦,幾乎都是日文書,不過看圖說故事也是不錯), 當然各式療癒小物,也非常令人愛不釋手。書店裡面賣的紅包袋,非常的華麗精緻,拿這個紅包袋來包紅包, 一定相當受到歡迎 (無論是紅包袋還是裡面的錢吧), 在這樣的環境逛書店,真的是非常享受的一件事。

line_250721010509130.jpg

line_250666969969932.jpg

line_250781727966399.jpg

line_250753394118545.jpg

在這麼熱鬧繁華的地點開書店,賣書的錢應該不夠支撐費用吧!所以,書店採複合式的經營,有咖啡店/花店/餐廳/擦鞋店/服飾店,在書店的最後方有一間生鮮超市。搭配了這些元素,讓書店的經營更為活潑,而且也讓來逛書店的人有更多的選擇, 或者是一站購足的便利。

累了嗎?大垣書店,作為關西老字號連鎖書店,在各鬧區皆有分店,這是一個非常棒的歇腳地點,放空/看書/ 寫寫遊記,悉聽尊便。

文章標籤

nic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line_389944273325182~3.jpg

在國外旅遊,“住"是一件非常有藝術和技術的一件事情。住得舒服愉快讓之後的旅遊行程非常的順暢,讓行程加分;如果住得不舒服,得不到足夠的休息,或是住得不愉快不安心,不只影響第二天的精神情緒,最糟糕的就是會影響之後的行程,甚至影響到整個旅遊的品質。所以找到一間住得放心、住的愉快的旅宿,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。

line_390171848429575.jpg

2019年11月在京都遊玩了6天,在Webase Kyoto 住了5個晚上,到現在還有很美好的回憶。

在網站上面尋尋覓覓,看到了Webase Kyoto的相簿,以及入住的旅客給予高度評價,尤其每天早上都還有免費早餐供應,更是大大的打動了我的心。最最重要的是,訂房時每一晚的房價不到台幣600元,真是超值耶。不過很擔心到時候,人多吵雜,睡得不好,那就真的是得不償失。 5天住下來 ,事實證明,住得非常的開心😊

line_389966901057049.jpg

line_390155557176039~2.jpg

line_390148527470886~2.jpg

line_390160944394839~2.jpg

讓我們來看看這間青旅有什麼特別的之處,讓妮可如此的大力推薦?!

第一點,Webase Kyot0的位置非常好。

買房子時,專家一再強調Location,Location,Location,找旅宿也要注意地點,地點,地點,這個非常重要,當然對特定地點或對某種飯店有需求的旅客除外。依靠公共交通工具的旅客,離公共交通聚集處近,可以減少很多的時間。這間旅宿很容易找,位在新町通和高辻通交匯處,換句話説,鬧中取靜。走10分鐘可達四條/烏丸站搭巴士/地鐵/火車。走路20分鐘(1.5公里)就可以到達的有名的鴨川。

吃是一件大事,吃飯皇帝大嘛! Webase Kyoto旁邊就是FamilyMart,街道的另一頭有 7-Eleven和LAWSON。到京都人的廚房(#錦市場)只要20分鐘(1.2公里), 沿途非常的熱鬧,有各式商店可逛,咖啡店、咖哩飯/拉麵店、豬排店...隨處可見,吃東西非常的方便,不必担心找不到吃的。

line_390002891354847~2.jpg

第二點,提供24小時櫃枱服務,服務人員非常親切有禮貌,見人就會打招呼,有問題請問他們也非常的熱心回答並給予協助。幫我登記入住的是一位會講英.日語的印度小姐,很仔細解説各項注意事項。我在最後一 天,告訴櫃枱人員我第二天早上7點就要離開,他們表示可以幫我準備早餐外帶,非常的熱心。

line_390016147591769.jpg

第3點,整個旅宿的環境非常的清雅又乾淨,從外面看旅宿,感覺它像一間咖啡店。每次從外頭要回到旅宿,我都誤認它是一間咖啡店而差一點錯過。一樓的空間有櫃枱,交誼廳兼餐廳,還有住房。這迷人而溫暖的交誼廳,散發著舒適而誘人的氣氛,淡黄色的燈光讓人不知不覺放鬆,我非常喜歡這間交誼廳,裏面提供免費的咖啡/茶包/熱水/冰水,還有一大面牆的書,不只日文.英文書籍,還有中文的的書喔! 坐在交誼廳裡面,喝著茶,上上網,寫寫遊記心得,好輕鬆自在,就像在自己的家裏一樣。第一天晚上呆在交誼廳,看到六.七位西方青年男女,在交誼廳面聊天,玩遊戲,他們非常的熱鬧但不影響他人,讓我這個旁人都因他們的誇張動作而發笑。

line_389977860989961~2.jpg

line_389987709522614~2.jpg

第四點,Webase Kyoto提供有雙人房和宿舍房,宿舍房有混合宿舍房和女性宿舍房。女性宿舍房的規劃讓獨自旅行的女性很有安全感,無論是要經由電梯進入4樓(女性專用的樓層),或者是進入女性宿舍區丶淋浴區均需要有感應卡才能進入,4樓的逃生門的設計為,只能出不能進,不用担心會有人由逃生門進入。

Screenshot_20200106-163601~2.png

Screenshot_20200106-163753~2.png

女性專用的淋浴空間,裡面非常的明亮有設計感,而且提供的清潔用品、保養品、護髮品也很有誠意。基本的吹風機、捲髮器 當然有了,還有迷你的蒸臉器,可以花個幾分鐘保養一下臉部。還有放了投幣式的飲料機,在這裏敷個臉,喝個飲料,和其他人討論旅遊見聞,算是另一個小小交誼廳。這個女子專用的衛浴空間,非常有在SPA享受的尊榮感。

line_390137448089796.jpg

Screenshot_20200106-163840~2.png

line_390094574506167.jpg

line_390101544036893~2.jpg

第五點,房間內部的設計非常貼心。我這次住的是在4樓的女性專屬樓層的一個床位,有門簾可以放下,私密空間很夠。雖然整層樓的床位數有86床位,但是一進到宿舍區,大家都盡量保持安靜,算是相當自律。一進宿舍區大門,便可看見提供了有附鎖的行李放置區,要整理行李的人可以在這裡整理,這樣子不會因整理行李發出蟋蟋窣窣的聲音,而影響到其他人的休息,這點非常的貼心。旅宿發給每位旅客都有一個掛繩的感應卡,利用感應卡才能開門出去,這樣子才能避免出去了,忘記帶感應卡的悲劇 。每個床位都有一個保管箱,而且旅舍每天會提供乾淨的毛巾和浴巾,其他的備品如牙膏、牙刷、刮鬍刀、梳子要自備,忘記帶的話,可以到外面的超商買或者跟櫃檯買都可以。入住時便可以跟櫃檯人員要求是要住上舖還是上舖,因為我在這邊住5天,不想要爬上爬下,請櫃檯人員給我下鋪,他非常的乾脆跟我說沒問題,只要床位有空位,櫃枱人員會儘量滿足旅客的需求。

line_390073097743310.jpg

line_390028371873379.jpg

 

住得較久的人,難免會面臨到洗衣服的問題,Webase Kyoto也備有洗衣機/烘衣機,佛心價錢,洗衣5公斤日幣300元,烘衣機30分鐘日幣100元。詢問櫃枱人員,會告訴你何處洗衣去。

Screenshot_20200106-141558~2.png

 

每天晚上,我都會坐在交誼廳裡面,喝茶看書,上上網,沈殿心情,想一下今天走過哪些地方,再安排明天要走的地點,先神遊一番,Webase Kyoto交誼廳真的相當的讓人感到舒適而輕鬆。來到京都,欣賞美麗的風景,體驗京都的日常,一間讓人放心、安心、開心的旅宿,更是在旅遊的經驗值加分的一環,妮可真心推薦~來到京都,Webase Kyoto一定讓你有不同的體驗。

WeBase Kyoto(京都我們的基地)

地址:Shimogyo-ku Iwatoyamacho 436-1, 下京區, 京都

訂房參考網站 http://www.booking.com/Share-dCErI4

文章標籤

nic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G_20191128_151214.jpg

久聞錦市場大名,來到京都,沒有逛錦市場,幾乎就不算來到京都,所以在京都的六天,我就來光臨錦市場三次了。就是要來京都的廚房逛逛, 即使無法採購食材煮菜,也要來感受錦市場的熱鬧有張力的臨場感的魅力。位於京都市中心位置的錦市場,從我入住位於新町通與高仕通交錯的 webase kyoto 青旅,走到這裡只要10幾分鐘, 所以不小心走著走著,便走到這裡來了。

line_167352000377964.jpg

錦市場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市場 ,因為在這個地區擁有豐富地下水資源,所以從江戶時代開始,這裡就是繁榮昌盛的魚市場,位於京都市中京區中部錦小路通,從西邊的高倉通 一直到東邊的寺町通,在這一段「高倉通-寺町通」長約390公尺的商道,商店就有130多家之多。 走到最東端,即可以前往守護市場的錦天滿宮。

line_165905510735801.jpg

如果有時間,可以沈浸在這個京都人的厨房,看看京都人都買什麼食材,做什麼料理,嚐什麼滋味。就算是下雨天也不必担心,商道有遮雨棚,可以放心的慢慢逛。

line_165939946614111.jpg

line_165944536737265.jpg

line_166049875259809.jpg

IMG_20191128_155344.jpg

在這具有400多年歷史的錦市場裡面,販賣的物品種類很多元,最常看到的就是京都漬物,漬物就是以各種蔬菜醃漬的食物,幾乎想得到的想不到的蔬菜都能拿來做成漬物, 日本家庭的日常料理-白飯、味噌湯、漬物為黃金組合。 而在夏季時,日本人在忙碌一天之後,喜歡以漬物配啤酒;就像在台灣以花生、滷味來配啤酒是一樣的道理 。最能代表京都的漬物便是千枚漬、柴漬和酸莖。在京都有著70多年的西利漬物店,有6、70種漬物的打田漬物店,乾乾净净的店面,擺放整齊品項豐富的漬物,一直引誘遊客品嚐,而店家也很大方,提供試吃的種類相當的多,很多品項都沒看過,更別提吃過。也試著吃這些陌生的漬物,很驚訝,啊!原來這個也可以做成漬物。

line_88889041688371.jpg

line_165966764068497.jpg

line_165960215494343.jpg

還有販賣烤鰻魚、烤魚的攤位,現場烤蝦串,空氣中一直飄散的烤肉的香味,一串烤蝦400元日幣,口感很讚,買了就在攤位旁邊吃,不要邊走邊吃,怕不小心掉地上,或者是手上有油污摸了其他攤位的物品, 這樣就不好了。

line_44626570442863.jpg

line_44607886892141.jpg

哇! 看到這些生鮮,直讓人流口水。你看看日本人的攤位的擺法,就很吸引人,井井有條,乾乾淨淨清清爽爽,不用擔心像是在傳統市場裏,時刻要留意腳下避免踩到水漬。 

line_44491625114321.jpg

烤蟹棒的香味道撲鼻而來,這麼大隻的蟹棒一支才 400元日幣,還是現烤的,三支更便宜就1仟日幣。可能是蟹棒容易邊吃邊掉,光是"不要邊走邊吃"的牌子就放了兩個。

line_88844244937711.jpg

整顆完好毛茸茸的栗子,以及尚未剝殼的栗子,每顆都這麼大顆,還有已經剝好殼的栗子仁,直接就可以食用。 京都的秋天栗子美味鮮甜,「味覺之秋」指的是秋天是豐收的季節,也是讓人充滿食慾的季節,來到京都,更可以品嚐到秋天成熟栗子的甜美。

line_88828344961259.jpg

line_88802992787102.jpg

在錦市場,也可以看到很多販賣果乾的商店,提供了試吃的果乾 ,當然 我也試吃的一些果乾,口味還不錯。這些試吃品的擺放種類,還有擺放的數量,老闆真的不怕人吃, 當然也沒看到有人在一旁卵起來試吃 。如果口味喜歡,可以稱重購買,每10g要價日幣50元,價錢挺公道。

line_44555900514296.jpg

試喝的藍莓蜂蜜飲,有點酸,忍不住皺了眉頭,一旁的店員看我皺眉頭,笑著向我點頭,然後用日文講了一串話,我猜大概是介紹這一個飲品的好處,這個店員的態度真的非常好,親切自在又和氣,我向她笑了笑說聲阿里阿豆,心裡幫她按個讚。

line_44524294945089.jpg

日本的包裝以及商品外型的設計,真的非常有質感,而且具有自我銷售的能力,真的是佩服!不過那一層又一層的包裝,著實也覺得非常的浪費且製造不必要的垃圾。

line_88780389411902.jpg

在錦市場裡面,不光有食物食材的販賣,看到這一間專賣扇子的"舞"商店,忍不住駐足欣賞裡面的商品,不只賣扇子,還有各式各樣精美的小物品,不買光看也非常賞心悅目。逛街嘛!就是要輕輕鬆鬆,開開心心,欣賞一切美好的事物。

line_44592491794595.jpg

IMG_20191202_114529.jpg

隱身在錦市場裡的史努比茶屋,絕對是史努比控的心頭好,每一項商品都是和超萌史努比有關,一樓是史努比商品的專賣店,二樓是餐廳,先在一樓的機器抽取號碼牌,再上二樓用餐。SNOOPY茶屋在日本的分店有由布院、京都、伊勢、小樽這四家, 喜歡史努比的大小朋友們,來到京都,絕對不能放棄和這隻超有個性的狗狗來個親密約會。

line_44724830488450.jpg

IMG_20191202_115844.jpg

經過Ochanoko Saisai(おちゃのこさいさい)錦店,試吃「京七味」, 雖然只有一小口,嘗起來很有層次感~有些微微的辣,仔細品嚐還可以清楚的感覺到芝麻、鹽苔等味道,京都的好味道「京七味」, 看看店裡面滿滿的人潮,就知道口味不賴, 來到京都的錦市場,不要忘記來嚐嚐京七味(也可以自行調配七個口味)的好風味。

IMG_20191202_121555.jpg

IMG_20191202_121734.jpg

三木雞卵,這家小店看起來不怎麼樣,一眼望去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整間店工作狀態,當然,就是如日本人的乾乾淨淨的工作環境。雞卵顧名思義就是雞蛋囉!別看這家小店不起眼,他們做出來的蛋捲可就厲害了。蛋卷就是用新鮮雞蛋以及昆布和柴魚片熬出來的高湯,加上師傅純熟手藝,完成這個好吃的高湯蛋卷。咬一口蛋捲,馬上瀰漫出純濃的蛋香還有柴魚獨特的味道, 喔以细吶~

line_339297563711974.jpg

IMG_20191202_123440.jpg

這家賣黑豆的「京丹波」,試喝黑豆茶不是用塑膠杯,而是用樸實的陶碗,黑豆茶喝起來特別香,不過這個廣告寫的也太神奇了吧,黑豆能~減肥、清血管、增強女性激素、改善皮膚粗糙....😁 不過黑豆真的是好東西,多吃多喝有益健康。

line_58371885648455.jpg

line_58407267815473.jpg

line_58458461690870.jpg

line_58427902899684~2.jpg

 

走一趟錦市場,吃吃喝喝,看東看西,琳瑯滿目的物品,各式的吃食都能在這裡找到,整個人都覺得心情愉快起來了。 孔夫子說食色性也,也就是在人性上,吃到好吃的是最重要,其次看到漂亮的人和物,也是很重要的。哈哈!這是我胡亂解釋, 反正走了幾趟錦市場,口腹之慾滿足了,眼睛也看到各種美麗的物品 ,開心!😊

line_59630881753027.jpg

 

 

走到錦市場東端及新京極通的交接處,就能看到有著保護錦市場的守護神「錦天滿宮」。

天滿宮(てんまぐう)指的就是日本供俸<菅原道真>的神社,被日本人尊為學問之神。在日本,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天滿宮的蹤跡, 畢竟很多人還是希望有神明的保佑,可以讓學子讀書順利,進入理想中的學校。

26624208178_968a20b78b_z~2.jpg

57efbff1144e0d657a617c27c0eacb07~3.jpg

 

要進到錦天滿宮前,會經過一座穿入建築物內的鳥居。據說因為當時設計京都街道時,忘記將鳥居上方的長度算進去,因兒導致鳥居上方會與建築物相衝突,為了表示對神明的尊敬,店家同意讓鳥居穿入建築物內,來到這裡不要忘記看看這一個特殊的景象。

line_59621107909594.jpg

進入神社,右邊是御神牛,摸牛頭祈求學業順利,牛頭已經被摸到閃閃發亮;左邊是錦之水,這是從地下30多公尺湧出,終年維持18度左右,可以飲用,我喝了 一小口,沒什麼味道,不過也總算喝到京都名水。

市場和信仰中心,都是反映當地人的生活文化,有著京都人的廚房的「錦市場亅,讓遊客可以認識日本人 生活裏「吃」的面貌,再加上「錦天滿宮」和新京極通及寺町通,這裡真的可以逛上一天。

文章標籤

nic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這麼好的天氣,先到「花見小路」走走逛逛,看能不能有好運氣遇到貨真價實的舞妓或藝妓,然後再隨興亂走 , 最喜歡遇著感覺不錯的街道,便走了進去,結果走到京都最古老的禪寺「建仁寺」。

京都就是這麼迷人的城市。有作路程規劃,很好! 或者隨著心情思緒,於錯落街頭隨處遊走,總能遇到令人驚奇的事物,更好!

line_33590867774677.jpg

建仁寺,建於1202年,是由榮西禪師建立的臨濟宗建仁寺派的大本山,是京都最古老的禪寺,將「禪」這門學問傳入日本的,是前往中國修行的榮西禪師,這裏更是培育日本禪的教育發展基礎的寺院。

InShot_20191125_161024478.jpg

line_33606966676910.jpg

InShot_20191125_164041605.jpg

禪宗風情極致表現,呈現簡約的建築和庭園,沒有過多的華麗裝飾,餘下的是簡單清爽的印象。

IMG_20191120_005259~2.jpg

1574672135215.jpg

 

日本國寶「風神雷神圖屏風」 ,屏風上的神明,至今仍栩栩如生的展現在信眾眼前, 這副作品是活躍於江戶時代的「俵屋宗達」所作 , 你看那充滿躍動感的風神雷神,似乎要從圖紙上一躍而出。

line_32601062226357.jpg

InShot_20191125_170604262.jpg

提到建仁寺的榮西禪師,這裡留有許多歌頌榮西禪師功績的石碑~榮西禪師又被稱為茶祖,他所寫的「喫茶養生記」說明了茶的功效,為何他能寫出這樣的著作?原來榮西禪師遠渡中國的宋朝修行禪時,也順道取經茶藝,他不只將「禪」引入日本,也是第一個將茶帶回日本的禪師,榮西禪師將喫茶的作法傳給建仁寺,現在仍保存在這座寺院,也就是由方丈舉行的「茶禮」,「茶禮」後來就成為現在的「茶道」。

雖沒機會一探建仁寺方丈所舉行的茶禮,但是偶爾能 一窺日本的茶道,跪坐著喝抹茶吃甜點, 這是將生活消閒活動提升至精神意識層次的一個獨特傳統禮儀, 這種茶敘的儀式,便是日本人稱之為茶湯。很幸運曾經在京都受民宿老闆招待, 看著他用祖傳三代的茶具煮茶,利用茶筅攪拌抹茶刷出濃厚的茶沫,再一口一口搭配上甜點 ,至今抺茶清香風味仍在口頰留香。

20191125_213606_0000.png

來到祇園,就會想到熱鬧非凡聳立著山鉾、閃爍的紙燈籠、守護著町衆的祇園祭。炎熱的七月,人們的心情也跟著天氣一樣沸騰起來,因為要忙著佈置、裝飾山(神轎)以及鉾(神車),這一切都是為了長達1個月的熱鬧祭典祇園祭。祇園祭所祭拜的神明是「牛頭天王」,這位天王其實是瘟神,在旅途中遇到一位叫做「蘇民將來」的人,這位貧困的人讓天王留宿一晚,牛頭天王因為這個緣故, 便和蘇民將來約定,今後會保護蘇民將來及其子孫不受疫病的苦痛,所以在祇園祭裡面各山鉾車會販賣特有的粽(不能吃的喲),裡面附有「蘇民將來子孫也」的守護符,希望藉由粽裡面的守護符,以及祭祀牛頭天王祈求無病無災。

我站在四條河原町交叉口,想像著信衆們抬著這些龐大且裝飾華麗的山鉾,就像是數十幾座行動美術館-長刀鉾\菊水鉾\月鉾\北觀音山\伯牙山.... 每座山和鉾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和傳説,吸引者人們的目光 ....我看著馬路上來往的人和車,似乎逐漸抽換成圍觀的衆人和人們抬著山鉾在街道遊行的壯觀景象。

line_44106088320405.jpg

跟著眾人的腳步,前方就是鴨川,從四條大橋看向鴨川河面, 幾隻鴨子在河面上悠游,堤岸上有一位媽媽帶著小孩,坐在野餐墊上野餐; 情侶坐在河堤上互訴衷情;穿著和服的幾位年輕女子沿著河岸散步,相當地悠閒。

「川床料理」或者是稱「納涼床」,就是每年5月至9月,於貫穿京都市中心的鴨川,沿岸餐廳都會在戶外搭起高架,客人坐在高架上,欣賞著眼前的鴨川景緻, 迎著涼風享用美食。

季節正好不對,十一月當然看不到納涼床,我在橋上,在腦海中幫這一家一家的餐廳,幫他們搭起高架,而食客們正在這高架上,享用著上萬日幣的高級料理,可是光想到,夏日炎熱的京都,就算是從河邊吹來的涼風,還是抵不上室內的冷氣呀!我這個俗人!

line_44192784625893.jpg

過了橋,拐個彎便進到鴨川的小巷子(先斗町), 不小心就逛到京都其中一條花街 ,裡面正好有三位穿著制服的男學生,對著巷弄汲取最佳景點拍照,看著他們青春洋溢的氣息,忍不住回想自己當年在淡水,在上上下下的坡道捕捉著淡水街道的美麗,還有自己和同學的身影。

line_47403599583783.jpg

走在先斗町裏,看著靠鴨川這邉的餐廳在夏季會推「川床料理」,每年5月至9月,這些餐廳都會在戶外搭起納涼床, 用餐的價格非常的「高貴 」,忍不住探看著尚在營業的餐廳, 這間面對鴨川的餐廳,這個季節的價格不貴啊, 可惜已經吃飽了。

line_36341431959930.jpg

 不免俗的,還是要來「花見小路」走走逛逛,這是來京都自由行遊客必去的景點,位於京都繁華區的祇園,來這條花街主要是看看有沒有機會遇到舞妓或藝妓。京都的五條花街,只有「祇園甲部」以及「祇園東」(包含「新橋通」、「白川南通」)位於祇園,一般講的花街便是指京都最大的花街「祇原東部 」即花見小路。另二處花街則是位於祇園旁的「宮川町」以及「先斗町」。

line_32761107471556.jpg

踩在石板路上,我在花見小路上面看到許多中文書寫的告示,要求遊客非經藝妓/舞妓同意,不得強行拍照,也不能尾隨,更不能私自闖入民宅,其實這是對人權的基本禮貌與尊重,需要立牌子來告訴遊客,可見已經是忍到不能忍的程度了。

line_32568717785431.jpg

在石板路上兩旁,格子戶的古老木造兩層民層建築,是平安時期遺留下來的建築風格,黑色格子窗櫺,二樓均以竹簾遮蔽,保有「町家建築」的特色。這一次,當然也沒遇到藝妓或舞妓,倒是看到滿街穿著和服的遊客,在花見小路上拍照/自拍。

才轉入巷子,便遇到兩團大陸來的遊客,導遊將客人帶到一旁,告訴他們幾點要回到這裡集合,這兩團人馬,立刻稀哩呼嚕熱鬧非凡的向街道內部走去,再加上街道施工,一直有人在街道上指揮 ,不只人潮還有來往的車輛,真的是非常的擁擠,我實在無法感受到 花見小路帶給我想像中的浪漫和高雅。

line_36531727771368.jpg

一間小小的店 ,一眨眼,馬上排了長長的人龍,對於排隊要進去的店,我一般是很好奇,但絕對不會去排隊。 我旁邊也站著一個西方人,對這這間不起眼「德屋」猛拍照,大概是跟我一樣的好奇吧。原來這間「德屋」,是以販賣日式傳統甜點為主,包括蕨餅、麻糬、挫冰等, 氣溫說高不高,但是我已脫掉外套只著短袖上衣,路上大媽好幾個都撐起陽傘,對於這些排隊的人龍真是叫我佩服。 有機會 一定要嚐嚐德屋裡面的甜點,是如何的將這些客人黏住。 是否如京都的優美和沉穩;古風建築及四季變化的自然景緻,黏著旅客的心,忍不住一來再來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文章標籤

nic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line_160307788525446~2.jpg

從Google地圖搜尋祇園,同時會出現八坂神社。來到這個地點,可以走訪八坂神社的西門樓神社丶南樓門、舞殿神社, 還可以引用衹園的御神水、美容水,聽說喝了神水美容水,可以保佑平安感到恩澤,常保青春美麗,不過看到很多人是用來洗手,這手應該會變得幼咪咪吧。

八坂神社建於齊明天皇二年(西元656年)不只是京都市鎮的守護神, 更是日本3000多座八坂神社的總本社,所祭拜的神祇為素戔嗚尊、櫛稻田姬命、八柱御子等神祇,信衆虔誠祈願衆神為之去除災厄、治療疾病、繁榮商業經貿活動等。

20191205_154422_0000.png

八坂神社又被稱作「祇園桑」,不僅是舉辦祇園祭的主要地點,更是遊客必定造訪的神社,每年「初詣」人數據說約有一百萬以上人次。 祇園祭主要分為八阪神社和各山鉾町主辦的兩種,故而在八坂神社裡有一處是專門放山鉾的倉庫。

line_161693546108772.jpg

前往八坂神社有幾處入口,不例外的,我也是和大部份遊客一樣,從四條通前往,在東大路交會的朱紅色大門進入,這座門就是神社的「西樓門」 ,一向是往來人們相約碰面的地方,而八阪神社更是修業學子參訪的熱門地點。來此參觀的遊客真的絡繹不絕,休息順便拍照,等了一個小時,反正不可能拍到"沒有人"的紅色大門。

本殿分為「神殿」和「拜殿」兩棟大殿,採用「入母屋造」的大屋簷這種特殊的方式稱為「袛園造」。

line_161773628830564~2.jpg

line_162119474262880~2.jpg

來到南樓門,入眼是一座巨大的鳥居,旁邊有「手水舍」, 參拜前先在此淨手、淨心、淨口再入内參拜, 神社中央是「舞殿」,殿的四周掛滿上頭寫有各贊助商號的燈籠,這裡是納奉行事、祭祀或結婚時的舞台,正好看到一對新人在此,我順帶沾染他們的喜氣,也祝福他們百年好合、永浴愛河。

line_162032379166767.jpg

line_162013668823389.jpg

信眾排隊等著搖動神殿檐下的巨大搖鈴,用以祈福。

line_162062437461027.jpg

參拜完八阪神社, 走著走著便走到了円山公園,公園的中心為一座池塘,今天天氣非常的晴朗且溫度適中,很適合到公園來遊賞,公園裡面散步賞景的人相當多。

line_582240719423598.jpg

line_582255372114906.jpg

 

line_582264003658060.jpg

line_582282521443831.jpg

園內散布著茶店和料亭,在春天裡便可看到公園最著名的景點「祇園夜櫻」的一株垂櫻綻放, 當然現在我只能看到長滿綠葉的櫻樹,另外還有染井吉野櫻、山櫻、里櫻等680株櫻樹散布在円山公園裡,是一處非常著名賞櫻的地方。

line_582343785208604.jpg

走著走著腳也酸了,便在公園一處找個地方坐下,看人看景看熱鬧。在公園裡面,有一列遊行的隊伍默默的走著,真的非常的安靜,沒有帶隊的人拿著麥克風指揮秩序,或者是呼喊口號抗議 。長長的人龍和車隊 ,就是舉著牌子,默默的安靜的有秩序的,從公園走過去, 一點都沒有干擾到遊客的遊興,也沒有阻礙到交通。 從舉的 牌子看來,有很多團體、協會、各式單位來參加遊行,認真看布條上寫的漢字,訴求修憲,廢除消費稅,跟台灣遊行時的熱鬧喧譁,大聲口號訴求,完全不一樣,真的讓我大開眼界!

line_582307450863986.jpg

line_582297371538139.jpg

從遊行的情況可以看出,中華民族和大和民族的民情和國情,真是大大不同。日本人真是一個喜歡排隊、有秩序、懂禮節的民族,至少在遊行的這個部份,讓我深深的體會到日本人抱團成堆,高服從的民族性。

line_583536733076290.jpg
賞完風景、看完熱鬧,從円山公園可向清水寺走去是,一個非常棒的觀光散策路線,約一公里的路程。

line_583598005173525.jpg

line_583616282968603.jpg

line_583562867642984.jpg

沿途可以看的穿著和服的遊客,小伙子拉著三輪車載著遊客觀賞風景, 悠遊自在散步的人們,眼前是一副安好祥和的景象,京都真是一個讓人放鬆自在的地方。

 

 

文章標籤

nic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line_793598916238805.jpg

日本哲學家西田幾多郎,經常在流淌於京都大文字山山麓的琵琶湖疏水道上 ,一邊散步一邊沉思,因為這個緣故,這條步道便被稱為「哲學之道」,在這條哲學之道的北端,就是著名的銀閣寺所在地。

line_793782736760508.jpg

朗朗晴日,以散步的方式自知恩寺經京都大學門口,沿途看到青春洋溢的大學生,似旅人的騎單車年輕人,緩步直至哲學之道。

我也似西田幾多郎般,偶抬頭仰望偶低頭沈思~這景色和前年來時相似,只是楓葉尚未轉紅,可惜!可惜! 11月份了,尚無緣見满山楓紅,雖然來早了,但是這次可是打定主意要入寺參觀呢。

line_793749548588275.jpg

line_793733391195659.jpg

銀閣寺,正式名稱是「慈照寺」,這是由室町幕府的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所建造的。

說到義政這個人物,也是毀譽參半 。義政在8歲就被選為將軍,當然是因為父親被暗殺且大哥早逝,而不得不然。就是因為太早參與政治圈 ,才20多歲便萌生退位之意,且他與正室之間並沒有子嗣,便要把將軍之位讓給弟弟義視。事情的轉折,總是在意外之間產生,才說好要讓位,結果老婆卻生了兒子,弟弟義視眼看著到手的位子要飛了,這便引發了應仁之亂。當真退位時義政已30多歲了,義政隱居在他所營造的銀閣寺內的建築群和庭園裏,因為遠離政治圈又熱中猿樂和連歌,他便博得了文化人的美譽,在建築史上,義政營建銀閣寺是一項很大的功績,但是因他而起的十多年的應仁之亂,也造成京都許多建築的損失。功與過,只能留待後人參詳。

line_793740819292813.jpg

走過不算長且種滿整排高大綠籬的參拜道,進入中門,有著枯山水造型相襯的銀閣就出現在眼前的右前方(當時我不知那就是銀閣),而迎面而來的,就是把白沙堆成小土丘形狀的「向月台」, 再向後方走去 ,進入眼簾的就是將白砂掃成條紋狀, 象徵海邊波浪的銀砂灘。

line_793718338799427.jpg

line_793707057592042.jpg

經過最古老的「書院造」的東求堂前面,路開始向後山盤桓而上,我跟著人群向上走,心裡面一直嘀咕:怎麼會是來爬山呢?銀閣寺到底在哪裡呢?走到道路的最高點,大家都停下腳步, 原來這裡是制高點,向下看, 整個銀閣寺的庭園都在腳下,再向遠方眺望,可以看到京都市區,視野遼闊,景色絕佳。

line_793663161377809.jpg

滿山的青綠夾雜著絲絲的紅痕,還不到楓紅盛開的時節,只能想像整個楓樹全染上各種色階的紅色、橘色、黃色,包圍著銀閣寺, 那該是多麼壯觀的景色。

IMG_20191211_143600.jpg

寺院的建造,很多時候是參考其他建築,加以模仿修建而成的。景鏡池前的觀音殿(銀閣)其實不算大,建築主體為雙層、寶形結構、柿葺,下層的「心空殿」,為書院造(以書齋為建築中心的建築式樣),上層的「潮音閣」為方形三間的禪宗式樣佛殿,安奉著觀世音菩薩像, 整棟樓為書院造的傳統住宅造型,是東山文化的代表的寺院,是以參照「西芳寺亅為藍本。據說金閣寺(由義政的祖父 ,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建造)也是以「西芳寺」為範本。就這個緣故,金閣和銀閣可說是系出同門的兄弟倆啊! 金閣寺全面貼滿金箔,銀閣寺是否也貼上銀箔呢?實際上是沒有的,為什麼會這樣呢? 據說,本來是要貼銀箔的,但是,沒錢了所以就沒法子貼了;或者是另一傳說 :義政本來就沒有意思要將它做成銀色的,故而沒有貼上銀箔。 不管原因到底是哪一個,現在的銀閣寺沒有貼上任何一片銀箔。

 

line_793607547594190.jpg

倒是在出口處的紀念販賣店裹,有在賣加了銀箔的酒 ,非常的有趣,店員特別將所有酒瓶搖一搖,讓銀箔漂浮起來,方便我可以拍到銀箔在酒瓶內的模樣。

line_805651265063446.jpg

如果義政本來就沒有意思要將建築物貼上銀箔 ,則此黑色主題的建築物,為何叫做「銀閣」呢?

觀音殿後來被稱為「銀閣」, 就是進了中門,右邊可以看到的那一座殿,其圍繞在周圍的白沙、樹木和葉子及池石且都閃耀著亮光,但是我們知道的,觀音殿最後是以黑漆修飾,如此黑白反差,為什麼這棟建築物被稱為銀閣呢? 銀閣這個通稱是從江戶時期才漸漸普及,緣故於江戶時代初期開發金礦銀礦,已經成為風氣,所以金和銀被當成貨幣流通,既然有金閣,理當就要有銀閣,所以和金閣有著的兄弟情誼的全黑建築觀音殿,就被稱為銀閣了。 這黑漆漆 一點也沒有閃耀著銀光的銀閣,來源居然是如此的錯綜複雜,還好來時也沒有特別期待看到閃著銀光的建築,但看到是黑體建築物的銀閣,倒是有一些些驚訝呢。

line_793594905574343.jpg

line_793725145686120.jpg

在金閣寺的以「苔寺亅呈現的西芳寺庭園 ,品味了枯山水的禪意和清雅的庭園風格。看到前方有一 列長長人龍,原來是排隊要蒐集御朱印, 在日本,這是一個特別的收集興味。

 

相信喜歡日本旅遊的朋友們,對於佛寺與神社所販售的御朱印/朱印帳並不陌生,朱印帳又稱「集印帳亅、「納經帳亅,是蒐集御朱印所用之小冊子。 我看著長長的排隊隊伍,大人小孩,年輕學子都在列隊之中, 為的就蒐集由神職人員親用毛筆在蓋上朱紅印泥章上寫上寺名, 除了為自己祈福,也為來此寺院留下一個紀念 。

20191211_215204_0000.png

朱印起始年代相傳是日本戰國時期,將軍、大名,公文所用之印章, 所謂的「御朱印」,原本是在寺廟抄寫經文時,廟方給予信徒的「證明」,這張證明上會寫上參拜日期、寺廟名稱與廟章等,不過後來流程簡化,只要誠心參拜後繳交約300~500日圓的費用就能取得,江戶時代後也將這個做法擴展到神社。 朱印不是紀念章,比較像是沒有期效的護身符。不同的寺廟或神社所製作的御朱印帳也都不盡相同,有的素面典雅也有的錦繡華美,還有一些富含歷史典故的意象。

有如此具有佛性和保佑意涵的御朱印,難怪會引起這麼多信眾的喜愛,除了參拜寺院神社外,蒐集御朱印也是另類一個有含義的方式。

 

 

 

 

文章標籤

nic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7年末, 在金都, 金澤, 白川郷旅遊, 除了日本特有的日式建築, 多彩變化的楓葉, 乾淨的街道, 我最稱讚的厠所,吸引我一再造訪日本. 日本的居民, 也是深深吸引我造訪日本的一項特色.

以前常聽人說, 日本人有禮無體, 說的是日本人在表面時是一付正經有禮貌, 但私下却是常做些不合體統的事, 尤其黃湯下肚, 更是會做出一些不可思議的事. 但那個喝醉酒的人不也是如此?

大體上來說. 我對日本人的印象是和善, 有禮貌,仔細,親切, 願意助人的.但這次我却體會到日本人另一種面向. 深深感覺到不可思議.

到白川鄉去拜訪夢寐以求的世界遺產-合掌村. 果然如合掌般的屋頂, 如童話世界般的屋舍, 還可以看到屋頂上的稻草還長出新芽, 甚是可愛. 我是早上10點多到, 訂的是下午4點40分回程的巴士.本來是想在這個迷人的童話小村落, 好好的沈浸心靈洗滌污濁.
無奈, 路旁的積雪昭示著氣溫很低, 雖有太陽公公露出大笑臉, 但仍擋不住絲絲的寒意, 將合掌村全逛過一遍了,才下午兩點, 便躲回公車站, 有點暖和. 只能說靠著人多, 算是有點熱氣, 因為公車站没有開暖氣. 這點真的讓我有點意外. 只得到厠所的烘手機, 讓我的雙手有點溫度, 但總不能一直霸佔著烘手機啊.
對了, 問售票員看能不能將回程時間
改早一點. 站務員看了一下電腦, 很客氣的說, 對不起, 都客滿了. 我只好無奈的走來走去, 因為坐著實在很冷啊. 3點多有一班要回金澤, 就是我要回去的地方, 我趕快問司機, 收票人員, 如果發車前有空位能不能讓我提前上車 ? 站務人員回到售票處, 剛剛回答我的售票人員跟著來, 看著我, 很客氣的說: 對不起, 都客滿了. 我怕她不懂, 指指車上空位, 没人坐, 我可不可以上去, 司機快要開車了, 可能那位訂位的人來不及搭車啊. 售票人員很客氣的說: 對不起, 都客滿了. 我就這樣眼睜睜看有著三個空位的巴士開走了.
以台灣人的思維, 如果發車前還有空位, 是會讓人補上的, 為什麼在日本行不通啊 ? 撓破頭也想不出所以然.
朋友告訴我, 這就是日本人嚴謹守紀律的一面, ....... 嗯, 我還是不懂, 既然還有空位, 訌位的人没出現, 幹麼不讓想早點離開的人上車? 果然台灣人和日本人的思考邏輯是大不相同的.

 

nic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